news center新闻中心

一块地是什么地类还真不是这么简单!

发布时间:2024-11-20浏览:

  再如,一块地在调查时看到种上了蔬菜★★◆◆◆,调查为耕地。但这块地已经批给了农民作为宅基地,在国家地类数据库中却是耕地。农民如果在这块宅基地上建房★■,发个图斑,认为你占用了耕地。要消除图斑◆■★■◆◆,需要大费周折。如果这块地被划为永久基本农田,麻烦更大。

  再如,都是种植药材,《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地类的有关问题解答》指出,按照耕地的认定标准,对直接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药材且每年种植一季及以上,如按照“每年种植一季■★◆★■◆”耕种方式种植半夏、蒲公英◆◆■、沙参、白术等多年生药材的土地,按耕地进行认定;对直接利用地表耕作层种植药材但种植周期在一年以上(不含一年),如种植西洋参、三七等的土地◆◆★★★■,则按园地进行认定

  可惜,这么重要的■◆■★★“宝库”,不是人人都能看到,只有自然资源部门的人手机上或电脑中才有■■。农民想要建房子★◆★★,你选中一块荒地,但是“宝库”中可能是耕地甚至是永久基本农田。

  这就难了,要建厂、建房,不能凭肉眼选,只能求人选,一次不行◆★★,再选二次、三次、四次。

 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期印发了《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涉及地类的有关问题解答》★★。其中规定,对耕地上种植林木、园艺等作物,尚未达到林地或园地认定标准的■◆■◆★★,仍按耕地认定。林地的认定标准为,乔木郁闭度≥40%;园地的认定标准为★◆★,园艺作物等覆盖度大于50%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%◆■。

  种上树的■◆,可能是耕地;建了几年房子的,可能还是耕地;撂荒几年的地■■,甚至可能是基本农田。

  为什么会这样■★◆,因为地类是什么★★◆★,不是肉眼看了算,要了解一块地的合法地类性质,需要看自然资源部门的地类数据库■■■。而这个神秘的数据库,不是大家都掌握的。

  这样说来,那个神秘的地类数据库,显得无比重要。做什么事需要用地,就不能只凭眼睛看,需要了解这块地在国家这个库中到底是什么地■◆■★◆,能不能用■★★◆?

  例如◆◆■:土地调查时看到一块土地上种了一些树★★◆,也种了作物■◆◆■,但树还不大,这块地调查为耕地★■◆★◆■。过了两年★■◆■■■,树长大了,“郁闭度”达到林地标准,这块地就变成了林地。这就造成了耕地的流失★■。树小时没人管,现在树长大了■◆★★■,地类性质变了■■★★◆,要将树移栽或拨出,恢复为耕地◆◆★◆★。

  土地管理法中规定,国家每十年开展一次土地调查■■◆。目前已进行了三次■★◆★,即“三调★◆■■”。“三调”强调所见即所得■■◆◆◆,看到什么就是什么。这本来没有错,但是,管理与实践的不衔接◆◆★■,造成了许多问题■◆。